问答

70年代玩的游戏有哪些

共6个答案

  • StanFei StanFei

    70年代是一个很有趣的时期,那个时候人们也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以下是一些70年代常见的游戏:

    1. 大富翁:这是一个经济模拟游戏,玩家可以买卖房地产,积累财富,并试图成为最富有的玩家。

    2. 四子棋:这是一款两人对战的棋盘游戏,玩家轮流放置自己的棋子,目标是先连成一排四个棋子。

    3. 推箱子:该游戏要求玩家在限制的空间内推动箱子,最终将所有的箱子都推到指定的位置。

    4. 麻将: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麻将游戏,玩家通过摸牌、碰牌和吃牌来组合自己的手牌,最终争取以特定的组合获胜。

    5. 扑克牌:扑克牌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纸牌游戏,在70年代也十分流行。人们可以玩各种不同的游戏,如斗地主、21点等。

    6. 电子游戏:虽然电子游戏在70年代刚刚兴起,但已经有一些非常经典的游戏问世,如《有限公司》、《太空侵略者》等。

    7. 毽子:毽子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玩具,可以玩各种技巧动作,如踢毽子、拍毽子等。

    8. 弹珠:这是一款需要技巧和精确度的游戏,玩家需要用弹子射击球珠,使其进入指定的目标。

    以上是一些70年代常见的游戏,这些游戏不仅让人们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而且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

  • 萌萌怪biubiubiu 萌萌怪biubiubiu

    1、打弹珠

    又叫“弹玻璃球”、“弹球儿”、“打珠子”、“打玻璃珠”,一种流行于20世纪下半叶的儿童游戏。弹玻璃球,是一项世界性儿童游戏,各国儿童都会玩儿。

    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

    2、摔泥炮

    随便挖一团黄泥,在屋檐下的石阶前,或者村里的晒谷坪上,用小手抹干净一块地方,再用嘴吹一吹,然后往那儿一蹲,就抓着泥巴揉起来。是把一团泥巴做成小碗状,然后用力反摔到地上,比赛谁摔出的响声大,谁摔出的洞大。3、跳房子

    也叫跳飞机,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相当普遍,在有些儿童游乐场、公园和小学操场等都会有跳房子的位置。有时就算在一块空地上,只要有一根粉笔或树枝,小朋友亦会在地上画起“跳房子”的九个格,然后一起玩。

    4、扔沙包

    3个人就可以玩,用有点重量而没有边角的东西(例如一小包瓜子)作为“投杀”武器。在规定场地内两边都用沙包投掷站在中间的人,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中则下场,只要用手接住“打手”们扔过来的沙包就能多一条命。

    5、跳皮筋

    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是一种适宜于儿童的民间游戏,约流行在20世纪50至90年代。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

  • 独一 独一

    七十年代农村男孩最热衷的游戏:

    NO.1:打四角

    四角,是用两张纸叠制成的,一面有花,另一面光滑无痕,可两人玩儿也可多人玩儿,最常见的是两人玩儿。玩儿时首先通过剪刀、锤子、布决出谁先打,输者把四角抛出,让其自然落地,另一方击打,靠手扇出的风力和击打使对方的四角翻身。使对方的四角翻身了为赢,四角为赢者所有。

    那时物质极为困乏,为了叠四角,不惜撕掉课本,为此没有少挨老师批评。我当时打四角可谓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是连回家吃饭都忘了,常常被母亲拽着耳朵揪回去,为此四角也被母亲没收了。我打四角的技术很高,最多时达到过四百多个。有一次被母亲发现买了废品,让我心痛了好长一段时间。

    四角有品级之分,草纸的最差,书纸、报纸的较好,最为珍贵的是牛皮纸的,如果拥有一个牛皮纸四角,一般情况是舍不得用的。

    NO.2:打砖儿

    小伙伴们按着实力均衡得分为两队来玩。每人找一个半截砖儿(薄砖儿为上等品),通过剪刀、锤子、布决出先打的一方。败者按着双方商议好的距离摆放好砖儿,有胜者来打。一为站在画好的印儿(线儿)上打,本队队员要把对方的砖儿打倒。一般情况下只许打一次,打不倒者可有己方打倒者中的一人替打一次,打倒即可进行二(若打不倒则有另一队来打)。二是站在印儿上把砖儿抛出适当距离,单腿跳跃踩在砖儿上,做好标记,拿起砖儿来,单腿撑地,拿起砖儿来将对方的砖儿打倒,中间另一只腿不得接触地面。三、四、五和二相似,只是单腿跳的次数不同(几跳几次)罢了。六则是要求把砖儿抛过对方的砖儿,踩住砖儿后要求用脚后跟儿后踢自己的砖儿将对方的砖儿击倒。玩儿的轮次多者为赢。

    NO.3:偷鞋底儿

    这是夏季男孩子最常玩的游戏。通过手心手背将人马分为两队,再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出攻守两方。攻防把所有的鞋子堆在一起,一人用力将其踢散(鞋子散开的力度越大越好),守方每人守住几只鞋子,攻防和守方斗智斗勇,趁其不备,偷出对方守住的鞋子。有时为了获得偷鞋的机会,常用偷盗的鞋子去击打守方的鞋堆儿,守方最怕攻方用凉鞋(那时好多伙伴儿穿的是农家布鞋)击打,凉鞋摔在光着的脚上很疼。若攻方不幸被守方踢中(另一支脚必须踩在鞋子上),就要交换攻守。

    NO.4:开仗

    这种游戏大多发生在冬季,一般是和邻村的孩子们进行。每天下午放学后村中的男孩子便纠集在一起结伙来到村外,和邻村的孩子们展开土坷垃对攻战,孩子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一直把对方逼到村里,另一方赶紧回村邀请高手,进行反击。当时男孩子们非常乐于此道,至于原因却无人知晓,而却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达一、两个月,两村的战争常常是在老师的干预之下方能结束。

    NO.5:藏溜儿(学名为藏猫)

    这是晚上男孩子们的游戏。孩子们分成两队,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出藏方和找方。有的孩子藏的位置太好,令对方一个晚上找不到,甚至有的孩子在藏身之处的茅草中睡了半宿,醒来后发现小伙伴们早已回家了。有时藏方的孩子们使“坏”,脱离找方的视线后大喊一声“哏儿”后便回家睡觉了,让找方的孩子们寻找半夜却一无所获!

    NO.6: 电报

    这也是一个晚上游戏,孩子们利用锤子、剪刀、布捉对厮杀,败者再捉对儿较量,最后的败者为守者。守者在指定的树或某堵墙处捂着眼睛(不须偷看,也有不遵守规矩偷看的),大声地从一数到十。在数数的过程中,其他人赶紧找好有利位置,准备摸指定的地方。当数数的声音一落,大家蜂拥而出奔向指定的地点,守者看准某个人后大喊“电报XXX”,若被电报的人多,要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出守者。

    NO.7:走五路(又名憋葫芦)

    这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常在地面上画出一个近似正方形,十字隔出四个小正方形,角对角画出斜线,斜线相交处再画竖线和横线,主五路图制作完成,再在一侧中线处画一十字,四周用线相连为葫芦。比拼时每人五个子儿摆在自己所占的一侧,可沿斜线和横竖线走。两子儿夹住一子儿为积,去掉对方此子儿添上己方一子儿;走到对方两子儿中间为挑,去掉对方两子儿添上己方两子儿。当对方只剩一子儿时,按双方约定把对方的子儿驱赶到葫芦的某位置方为赢。

    NO.8:走冲

    这也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首先在地面上画出一个近似正方形,再在其中画两横线和两竖线。在比拼时,双方每人各四子儿,两子儿顶住对方一子儿时去掉对方此子儿,主动送到对方两子儿前的不算失子儿,把对方四子儿吃完者为胜。

    NO.9:走联儿

    这也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有九联儿和十二联儿之分。两种联儿的画法基本相同,都是三个正方形相套,区别是九联儿只在中间画上一横,而十二联儿还要把四个角连起来。比拼时一人一子儿地放,九联儿每人放九子儿,十二联儿每人放十二子儿。在放子儿的过程中,先放成三个一联儿(三个子儿在一条直线上为一联儿)的随意拿对方一字儿。两种联儿的走法是相同的,成一联儿随便儿拿掉对方一子儿(但不能拿对方联儿中的子儿),把联儿拆开再成联儿方能第二次拿对方一字儿。在这种游戏中最怕拐子联儿(拆开一联儿的同时又把另一联儿成上),如果一方形成拐子联儿,另一方就投子儿认输了。

    NO.10:其它

    除了上述游戏,有时还玩儿崩枣核儿、弹玻璃球等游戏,但不管玩儿什么游戏,大都是就地取材。

    这时的孩子恐怕连听也没听说过这些游戏的名字,把这些写出来,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了解一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激励他们发愤图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 Sqaiter Sqaiter

    1、《格斗贵族》

    这款游戏的发行时间是在九十年代初。此时的CAPCOM游戏已经比较流行,而这款游戏的加入却让游戏厅的资源更加丰富。游戏可选人物是两男一女,是一款经典的横版动作过关游戏。2、《拳皇97》

    《拳皇97》是由日本SNK公司于1997年发行的一款街机格斗游戏。该作为《拳皇96》的续作,其后续作品为《拳皇98》。该作相比拳皇系列前三个版本在各方面均有较大改进,是拳皇系列的成熟之作。

    《拳皇97》是“大蛇篇”三部曲中的最后一章,讲述了各路决斗家组成队伍参加拳皇大赛,卷入八杰集复活大蛇的阴谋,并最终为这场因缘之战画上休止符。3、《名将》

    《名将》是CAPCOM研发的一款街机游戏,该游戏的平衡性较强,最多支持4人同时进行游戏,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拥有独一无二的招式,游戏崇尚配合。4、《合金弹头2》

    《合金弹头2》是SNK的射击类游戏《合金弹头》系列的第2代作品,于1998年发售。MS2中从Morden军团的袭击到宇宙人的登场,有了一个完整的剧情。5、《街霸》

    《街头霸王》是由日本CAPCOM公司于1987年首次推出的格斗类单机游戏系列,第一代游戏于1987年8月30日发行。游戏内主要角色有隆、肯、春丽、盖尔、春日野樱、亚力克斯、维加、豪鬼等。

  • 張。大發 張。大發

    1、铁环

    铁环用于当时物质条件所限,主要来自于木制水桶外围的铁箍子,将废旧木桶的外围铸铁所制的铁箍子取下来,再用粗号铁丝弯制成一个前端为U形卡口、后端为耳形手柄的滚杆。玩耍时,先用手竖起铁环,再用滚杆前端的卡口扣入铁环,向前推动。跑得越快,铁环越稳当不容易倒掉。

    2、弹弓

    弹弓是男孩子最喜欢玩耍的一种器具。弹弓原理和构造和现在人们玩的弹弓基本差异不大,区别主要是制作材料和制作精细度的差别。由于原材料匮乏,那个时期的弹弓弓架主要用砍下来的Y形树杈制作,也有用粗铁丝弯制而成,那就算比较高级的了。

    而皮筋的制作材料也不容易获得,主要是医疗橡胶扎管或弹性较好的废旧车胎。弹丸兜则是用长方形粗布片两边剪空而成,高级一点的则用补鞋的皮角料制作。弹弓做好后,男孩子们喜欢用来射击鸟类或者其他目标。3、跳皮筋

    跳皮筋是女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之一。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4、拍四角

    四角是用废旧课本折成的小正方形纸块,有正反之分。是两人胜负游戏,玩的时候,先由两人剪刀锤子布决出先后顺序,输者将自己折好的一个四角扔到地上,再由胜者用力将自己手里的四角向地上对方的四角摔去,不论是将其砸翻到另一面,还是掀翻到另一面,则获得胜利,赢得了对方这个四角。否则,改由另一方拍摔四角,依次轮流。5、老鹰抓小鸡

    这是一个多人参加的游戏。游戏开始时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扑向鸡群。母鸡身后的小鸡们做惊恐状,母鸡张开连只胳臂,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

    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为防止老鹰的捕捉,母鸡可以左右移动,同时母鸡身后的小鸡们也随着以相同方向来移动。万一老鹰突破了母鸡的防线,抓住了最后面的小鸡后,就算是老鹰赢了,游戏结束,重新选出老鹰或母鸡后再度开始新游戏。

  • 三工木 三工木

    7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有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翻花绳、抓石子。

    1、跳皮筋

    这是从小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为数不多的游戏之一,现在的孩子没有更多的游戏时间,跳绳这个项目能一直坚持到恐怕或多或少是因为它是一个考试或比赛项目吧。2、丢沙包

    两边各一排人,负责扔沙包,中间的一队人躲沙包,扔的人打中躲的人,躲的人就OUT,如中间的人接住了沙包,可以复活下场的人,直到中间的人全部被打中下场,就换另一队。3、踢毽子

    那时候丢的沙包跟踢的毽子是一个品种,都是家里大人自己用布缝的,里面填一些豆子或沙子,不像现在的毽子有好多款式,大部分都是用羽毛毽子。4、翻花绳

    即使好多年不玩了,现在拿出花绳也能翻出面条、凳子、蝴蝶、渔网等等,一路能翻到小金鱼,这个游戏能锻炼小孩子手指的灵活性。5、抓石子

    又一个女孩子的经典游戏,可以用圆滑一些的小石子,也可以把两个汽水瓶盖粘到一起,中间放几颗小石子来增加重量,放多少完全凭个人的经验和手感。

策略单机卡牌手游排行榜2015

更多

大家都在玩

更多

24小时更新手游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