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60年代童年都玩啥游戏

共6个答案

  • nancy媛 nancy媛

    在60年代,孩子们通常在户外玩耍,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还未普及。以下是一些60年代童年常见的游戏:

    1. 邮递员:孩子们扮演邮递员,使用信件或纸条在邻居之间传递消息。

    2. 跳绳:跳绳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游戏,孩子们会在学校或街上聚集一起,轮流跳绳。

    3. 跳房子:孩子们在街上或自家花园里使用一块方形的地板,然后通过跳跃的方式在不触碰地板的情况下完成游戏。

    4. 躲猫猫:这个游戏类似于现代的“捉迷藏”,孩子们躲在一个地方,而一个人则负责找出他们。

    5. 玻璃球:孩子们会将小玻璃球放在地面上,然后试图用大玻璃球推动小玻璃球,以达到一定目标。

    6. 石头剪刀布: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有趣的游戏,两个人同时出示手势,石头、剪刀或布,以决定胜负。

    7. 丢手绢:孩子们围成一个圈,一个人手持一条手绢,沿着圈内的人传递,当音乐结束时,手绢停在谁手上,谁就出局。

    8. 哑巴猜字:这个游戏是通过手势和面部表情来猜测别人所说的字。

    9. 纸飞机:孩子们会折叠纸飞机,然后比赛看谁的能飞得更远或更准确。

    10. 象棋和围棋:中国象棋和围棋在60年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棋类游戏。许多孩子在家里或学校一起下棋锻炼思维和策略能力。

    这些游戏代表了60年代孩子们的童年娱乐活动,儿时的游戏更加注重与朋友和邻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 笑傲华夏 笑傲华夏

    跳皮筋,跳房子,拽包,砸炮筒(这个只有男孩子玩),扇方宝,拍洋画,拍烟皮,摔泥盆,那时候没有禁抢,经常拿着鸟枪去打鸟(其实是除了人以外什么都打,包括叫驴的JJ)。

    还有小霸王红白机(魂斗罗,赤色要塞,坦克大战,小蜜蜂,超级玛丽,街头霸王等等)。

    那会没有网吧,但是有很多游戏厅。

    铁钩船长,恐龙猎人,快打旋风,三国志,黄金麻将,电子基盘,弹弓,竹签轧蛤蟆,粘马季鸟,挑冰棍杆,骑着大28车满处跑。

    下河捉鱼,上树偷枣,上房掏鸟,冬天滑冰车,往冰窟窿里放二踢脚。。。。。。

  • 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

    60一70年代,小时候玩的游戏有: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滑冰车;挤油渣;挑棍等等。

    1、滚雪球,堆雪人:

    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项有趣的游戏。当然雪必须要下得够大,才能积累足够的雪球,气温要够低,才能使积雪不会迅速融化。将洁白的雪堆,制成一个人形的艺术品,还能供于观赏。2、打雪仗:

    这是一个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这是一个浪漫的游戏,总之这个游戏就是让人忍不住心动。那就是——打雪仗!小的时候下雪的冬天的校园,课间时间就是打雪仗的时间。操场、走廊是大大的混战战场,就是那些窝在教室里的同学也难免不受到雪球的攻击。3、滑冰车:

    过去传统的滑冰车是大一点的孩子们自己的杰作,滑冰车基本上是几块木板钉在一起,下面有的绑上铁丝、好一点的按两块角铁。孩子们有的在滑冰车上盘腿坐着、有的跪在上面奋力滑行。4、挤油渣:

    那时的教室都没有取暖设备,冬季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挤油渣”了。此时,一群人常常紧靠着墙根站好,从两头往中间挤,如被挤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虽说被挤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但仍兴高采烈,因为此时浑身发热甚至满头大汗,这游戏的效果也就达到了。5、挑棍:

    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冬天小手冻得红红手一发抖一失手者,换另一玩家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

  • 小西瓜要变瘦? 小西瓜要变瘦?

    跳皮筋,跳房子,拽包,砸炮筒(这个只有男孩子玩),扇方宝,拍洋画,拍烟皮,摔泥盆,那时候没有禁抢,经常拿着鸟枪去打鸟(其实是除了人以外什么都打,包括叫驴的JJ)。还有小霸王红白机(魂斗罗,赤色要塞,坦克大战,小蜜蜂,超级玛丽,街头霸王等等)。那会没有网吧,但是有很多游戏厅。铁钩船长,恐龙猎人,快打旋风,三国志,黄金麻将,电子基盘,弹弓,竹签轧蛤蟆,粘马季鸟,挑冰棍杆,骑着大28车满处跑。下河捉鱼,上树偷枣,上房掏鸟,冬天滑冰车,往冰窟窿里放二踢脚。。。。。。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丢沙包、滚铁圈、跳绳、角斗士、攻城等等。

    1、丢沙包

    人数要求:3人以上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沙包

    规则说明: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这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及锻炼反应能力,又有较大的运动量。2、滚铁圈

    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空地,但不能太小

    道具要求:铁圈和推手

    规则说明:用竹竿推着铁环在地上转,叫做滚铁环。

    简介:滚铁环,旧时传统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

    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

    3、跳绳

    跳绳(多人型)

    人数要求:3人以上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绳子

    规则说明:两个人分别拿着绳子的两端,甩出一个梭形空间,另外一个人找个合适时机钻进去跳,看谁跳得多。这也是一种运动,但是比起单人型,多人型又有了一点游戏的特点,对时机的把握要特别好。

    4、角斗士

    人数要求:5人以上

    场地要求:平滑的墙面,墙面长度不少于4M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分为两组,分别站在墙的两侧,由力量较大者往中间开始与对方进行身体对抗,不能用手,单纯以身体力量。双方组员要同时加入,以保持相互之间的公平。中间的人被挤出去之后,人数少于4人时决出胜负,剩余人数多的一方胜利。

    5、攻城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比较空旷的平地,”己“字形的对抗划线。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游戏以推,拉等身体对抗为主要手段

    规则说明:游戏前约定游戏总人数并分二组;各从大本营出发,以一方脚踩入对方大本营的”三角划线区“为胜。区域划分:我方城池,对方城池,城外。双方队员,不可直接从一方城池进入另一方城池,以脚触地为判定依据,违者,当离开此局,不可再帮助本方人员。

    可相互对抗区域:城内对城内,城内对城外。城外的人不可对同处城外的人进行身段对抗。当城外的人与城内的人正处于对抗中,”城外人对城外人不能对抗“的规则失效。从大本营出发到城外,有二个直线位置,是游戏的主要对抗区域。也是游戏中对抗强度比较大的地方。危险度较高。

  • 摊手摊煎饼 摊手摊煎饼

    有滚铁环、跳皮筋、抽陀螺、纸子枪弹和弹弓、小人书、花绳、玻璃球等。

    滚铁环。铁环相对于陀螺来说,制作简单上手快,一群人比谁滚得远,绝对的童年玩具爆款。跳皮筋。跳绳子是女孩子最爱的游戏之一,边跳嘴里还要念着着话: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可唱至一百零一。抽陀螺。九江话叫“地老鼠”,有的比转的久,有的比转的远,要想赢得用点巧劲。纸子枪弹和弹弓。这两个都属于比较刺激的玩具了,上树打鸟,下树打人,被捉到就是一顿棍子烧肉。小人书。要说什么东西能激起60、70、80后的共鸣,那就是小人书无疑了。许多人知道的三国、水浒典故都是从这些连环画里得来的。那个年代的孩子们尝尝在书店门口搬个小板凳坐着看,一不留神就看过了晚饭;一本书在一群孩子里传阅,这部看完了着急看下部还得排队呢。

    花绳。将绳圈套在手指上,并利用手指进行不停的勾、拉、套,进而翻出面条、大桥、饼干、降落伞等造型。多为一个人拉绳,另一个人翻绳;若一方将绳翻散后,为输家。部分简单造型可一人独自完成。玻璃球。70、80、90年代的孩子们都玩过,能收集一盒子玻璃珠的都是打弹珠好手哇。折纸。成本最低花样还最多的玩具就是纸了。一般都是折个纸飞机,桌子椅子凳子,叠个四角摔着玩。也有高阶的玩法,纸手枪、飞镖。只要套路深,再难的东西也能折出来。

策略单机卡牌手游排行榜2015

更多

大家都在玩

更多

24小时更新手游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