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小时候玩的游戏有哪些
共6个答案
-
paradise
70年代是一个电子游戏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所以孩子们主要玩的是一些传统的游戏和玩具。以下是一些70年代小时候常见的游戏:
1. 跳房子:这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游戏,需要在地上画出一些方格,然后跳着进入方格内。
2. 抓迷藏:孩子们会躲在一个地方,然后其他人来找他们。找到后,轮到找人的人成为下一个躲藏者。
3. 橡皮筋:孩子们会用橡皮筋把两个脚绑在一起,然后跳着玩,尝试跳过橡皮筋。
4. 风筝:孩子们会放风筝,享受控制风筝在空中飞行的乐趣。
5. 踢毽子:孩子们会用脚踢起一个由鸡毛或羽毛制成的毽子,尽量保持毽子在空中不落。
6. 跳绳:孩子们会在两个人之间用绳子跳跃,尽量不让绳子打到自己的脚。
7. 打陀螺:孩子们会用手指或陀螺线将陀螺旋转起来,然后尽量让陀螺保持平衡。
8. 纸牌游戏:孩子们会玩一些简单的纸牌游戏,如斗地主、赢三张等。
9. 石头剪刀布:这是一个简单的手势游戏,孩子们需要用手势比划来决定胜负。
10. 拔河:孩子们分为两队,各自拉着一根绳子,看哪个队能够将对方拉到自己一方。
这些游戏是70年代小时候常见的,它们不需要很多设备或技术,但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互动的机会。
-
75349yue
1.玩玻璃弹珠 2.捉迷藏 3丢手绢 4.抓沙袋,女孩玩的。5.跳皮筋。又是女孩子的游戏,身为男孩的我也有幸玩过。6 踢毽子,7滚铁环 8抽地老鼠(陀螺) 9 折纸。10弹弓。主要是打鸟 11.打纸片。用废纸叠的纸片,三角形或正方形的,用手把它打翻就是你的。12 做泥枪,到田里找到一种黑泥(我们叫它泥煤),和水做成手枪型晒干就是一把手枪 13 集香烟盒或火花皮,有是也和打纸片一样的玩法 13.买田。丢瓦片的那种,在地方画方格,然后丢......15.丢白果。地上挖两个小坑,站在远处丢一把白果,丢进坑里的就是赢的。16.游泳。17.捉螃蟹、摸田螺、钓鱼......18.偷水果,西瓜,桃子,西红柿,黄瓜。。。还有很多没想起来,大家有的帮忙回忆一下。
-
上海病人
要问我国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可用一句话概括之:欢欢乐乐上工去,紧紧巴巴过日子。
那时的中国正处在百废待兴改天换地的关键时刻,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发图强,举国上下正在为建设一个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着。上至毛主席,下至老百姓过着基本相同的生活,差距不大。家家户户都是一穷二白,没啥可攀比的,所以人人心里平衡,天天穷乐呵。唱着《东方红太阳升》上工去,再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回家来。日子过得那真叫清贫简单而快活!由于物资紧张,人的各种消费都要受限制,买什么都要凭票证供应,什么粮票油票烟酒票,布票糖票副食票,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家家户户日子紧紧巴巴,免强度日。
这就是我国六、七十年代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是生于五十年代的人,我叫乐逍遥。感谢你的关注和点赞!谢谢!
我是60后,生活在农村,是六七十年代生活的亲历者,见证者。我想通过几件事来回忆那个年代的生活。
1上学。那时七十年代我上小学,一周上六天课,每天早上差不多七点半上课吧,没有早自习晚自习,记得开设了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劳动几门课,语文数学课几乎没有课外作业,下午早早放学,孩子们就会去割猪草或者捡柴火,不论多么小的学校,学校里都有乒乓球台,水泥做的,没有专门的体育课音乐课老师,一般由语文数学老师代,觉得那时的老师多才多艺,有老师拉二胡拉的特别好,我们的音乐课,老师教我们什么三句半,样板戏,跳舞,经常有去周边村庄演出的机会,没有演出服,演老头老太太,就穿父母的衣服。看看现在一二年级的学生背着近二十斤重的书包,晚上做作业到八九点甚至十点,周末还有各种课外辅导班,各种考级。我们那时还真是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2玩具。女孩子的玩具,有毽子,沙包,猪脚骨,跳绳。毽子,有用铜钱与鸡毛做的,有用铜钱与彩色布条做的,踢毽子,扔沙包是我们最常玩的游戏,记得我的同学踢毽子的记录是踢一千多个不落地,最后体力不支。男孩子的玩具就更多了,玻璃球,打尖,陀螺,弹弓等,这些玩具都是自己做。那时,不仅没有电子产品,就是家里连电都没有,而孩子们娱乐用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做。
3吃住行。
吃,粮食那是不够吃的,不可能一年四季吃粮食,什么地瓜叶,榆树叶,柳树花,苦菜,灰灰菜,荠荠菜等树叶,野菜,只要味道不难吃,无害,又大量有,就都拿来吃过。现在挑食的孩子们是无论如何想象不出的。
住,一家三代住三间茅草房,在农村常有,床上夏天铺草席,冬天铺麦草。
出行,那时人们出行就是小推车加双脚,新媳妇或者德高望重的妇人走远门才会骑小毛驴。
现在想来,那时的日子实在艰苦,但身在其中并没有觉得苦,反而一样快乐。
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如今是没法比较的,那时候经济基础和如今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全国各地人民生活也不尽相同,各地区也有差别。总体上说人们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新中国建立后人们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到六十年代前期人们生活的比较艰苦,到七十年代已经不再为吃穿犯愁了。社会公平正义,干部带头实干,大家一起艰苦奋斗。人民感恩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充满着浓浓的幸福感!
下乡,知青生活特别艰苦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诚信天下、同志兄弟、意气风发,人民当家做主。
没有可比性,又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了,如果还不如四十年前的生活水平,那才是真正的可悲与不堪!
六七十年代的人吃不好,穿不好。过年过节都是紧巴巴,家里空空的,很寒酸。
60~70年代的生活?60年代是三年灾害始至文革的最高峰吋期,70年代初工人学生复工复课闹革命,武斗结束,文革到了个中后期,娱乐从满大街的革命样板戏又创作了革命现代戏,电影院的老三编: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又新增了:青松岭,创业,金光大道,侦查兵等新的国产影片,进口片也从列宁在十月到列宁在一九一八,及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宁死不屈到第八个是铜像。朝鲜的:看不见的战线到卖花姑娘等都是普通中国人在那个年代能接触到的所谓外国文艺了。70年代是中国配级制票证最多的年代,除了传统的粮油布票之外,付食品票证,工业品票证,多得没人能记清,除了自由市场(圩日)之外不用票证购买的商品少之又少。百姓们基本都是月光族,单位有个儲蓄会,职工有难处可在该会借钱渡难,民间也有组会集资。总之生活就是两字:清贫。70年底改革开放开始了,20年的光景,人又有多少个20年呀!
毛泽东总是极富智慧,有很强的活力来控制谈话,在外交事务上很有见解,拥有“压倒一切的魄力”。在毛泽东面前,世界各国领导人是自信不起来的!!!
——基辛格
那是一个无限忠诚的年代,各行各业都在腾飞,人心齐,泰山移,高速发展的时代,创造了世界辉煌的奇迹!完成了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中国几千年来吃饭问题的突破是毛泽东打下的基础!而完全不是因为土地私有化(几千年都是土地私有化,为什么没解决吃饭问题?)。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平均35岁到了65岁。
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当建到第二层楼时,绝不应该否认第一层楼的价值和作用;当万丈高楼平地而起后,毁坏第一层也许就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
从财富定律可知:我们是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裴宜理说:“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是毛泽东打下的。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经济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
这么说吧六七十年代确实没有现在物质丰富,只能算解决了温饱吧,但给我的感觉是一年比一年好,人与人之间差不多,大家都很纯朴。社会风气比较好。
-
十一
七十年代农村男孩最热衷的游戏:
NO.1:打四角
四角,是用两张纸叠制成的,一面有花,另一面光滑无痕,可两人玩儿也可多人玩儿,最常见的是两人玩儿。玩儿时首先通过剪刀、锤子、布决出谁先打,输者把四角抛出,让其自然落地,另一方击打,靠手扇出的风力和击打使对方的四角翻身。使对方的四角翻身了为赢,四角为赢者所有。
那时物质极为困乏,为了叠四角,不惜撕掉课本,为此没有少挨老师批评。我当时打四角可谓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经常是连回家吃饭都忘了,常常被母亲拽着耳朵揪回去,为此四角也被母亲没收了。我打四角的技术很高,最多时达到过四百多个。有一次被母亲发现买了废品,让我心痛了好长一段时间。
四角有品级之分,草纸的最差,书纸、报纸的较好,最为珍贵的是牛皮纸的,如果拥有一个牛皮纸四角,一般情况是舍不得用的。
NO.2:打砖儿
小伙伴们按着实力均衡得分为两队来玩。每人找一个半截砖儿(薄砖儿为上等品),通过剪刀、锤子、布决出先打的一方。败者按着双方商议好的距离摆放好砖儿,有胜者来打。一为站在画好的印儿(线儿)上打,本队队员要把对方的砖儿打倒。一般情况下只许打一次,打不倒者可有己方打倒者中的一人替打一次,打倒即可进行二(若打不倒则有另一队来打)。二是站在印儿上把砖儿抛出适当距离,单腿跳跃踩在砖儿上,做好标记,拿起砖儿来,单腿撑地,拿起砖儿来将对方的砖儿打倒,中间另一只腿不得接触地面。三、四、五和二相似,只是单腿跳的次数不同(几跳几次)罢了。六则是要求把砖儿抛过对方的砖儿,踩住砖儿后要求用脚后跟儿后踢自己的砖儿将对方的砖儿击倒。玩儿的轮次多者为赢。
NO.3:偷鞋底儿
这是夏季男孩子最常玩的游戏。通过手心手背将人马分为两队,再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出攻守两方。攻防把所有的鞋子堆在一起,一人用力将其踢散(鞋子散开的力度越大越好),守方每人守住几只鞋子,攻防和守方斗智斗勇,趁其不备,偷出对方守住的鞋子。有时为了获得偷鞋的机会,常用偷盗的鞋子去击打守方的鞋堆儿,守方最怕攻方用凉鞋(那时好多伙伴儿穿的是农家布鞋)击打,凉鞋摔在光着的脚上很疼。若攻方不幸被守方踢中(另一支脚必须踩在鞋子上),就要交换攻守。
NO.4:开仗
这种游戏大多发生在冬季,一般是和邻村的孩子们进行。每天下午放学后村中的男孩子便纠集在一起结伙来到村外,和邻村的孩子们展开土坷垃对攻战,孩子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向前,一直把对方逼到村里,另一方赶紧回村邀请高手,进行反击。当时男孩子们非常乐于此道,至于原因却无人知晓,而却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达一、两个月,两村的战争常常是在老师的干预之下方能结束。
NO.5:藏溜儿(学名为藏猫)
这是晚上男孩子们的游戏。孩子们分成两队,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出藏方和找方。有的孩子藏的位置太好,令对方一个晚上找不到,甚至有的孩子在藏身之处的茅草中睡了半宿,醒来后发现小伙伴们早已回家了。有时藏方的孩子们使“坏”,脱离找方的视线后大喊一声“哏儿”后便回家睡觉了,让找方的孩子们寻找半夜却一无所获!
NO.6: 电报
这也是一个晚上游戏,孩子们利用锤子、剪刀、布捉对厮杀,败者再捉对儿较量,最后的败者为守者。守者在指定的树或某堵墙处捂着眼睛(不须偷看,也有不遵守规矩偷看的),大声地从一数到十。在数数的过程中,其他人赶紧找好有利位置,准备摸指定的地方。当数数的声音一落,大家蜂拥而出奔向指定的地点,守者看准某个人后大喊“电报XXX”,若被电报的人多,要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出守者。
NO.7:走五路(又名憋葫芦)
这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常在地面上画出一个近似正方形,十字隔出四个小正方形,角对角画出斜线,斜线相交处再画竖线和横线,主五路图制作完成,再在一侧中线处画一十字,四周用线相连为葫芦。比拼时每人五个子儿摆在自己所占的一侧,可沿斜线和横竖线走。两子儿夹住一子儿为积,去掉对方此子儿添上己方一子儿;走到对方两子儿中间为挑,去掉对方两子儿添上己方两子儿。当对方只剩一子儿时,按双方约定把对方的子儿驱赶到葫芦的某位置方为赢。
NO.8:走冲
这也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首先在地面上画出一个近似正方形,再在其中画两横线和两竖线。在比拼时,双方每人各四子儿,两子儿顶住对方一子儿时去掉对方此子儿,主动送到对方两子儿前的不算失子儿,把对方四子儿吃完者为胜。
NO.9:走联儿
这也是一种两人智力游戏,有九联儿和十二联儿之分。两种联儿的画法基本相同,都是三个正方形相套,区别是九联儿只在中间画上一横,而十二联儿还要把四个角连起来。比拼时一人一子儿地放,九联儿每人放九子儿,十二联儿每人放十二子儿。在放子儿的过程中,先放成三个一联儿(三个子儿在一条直线上为一联儿)的随意拿对方一字儿。两种联儿的走法是相同的,成一联儿随便儿拿掉对方一子儿(但不能拿对方联儿中的子儿),把联儿拆开再成联儿方能第二次拿对方一字儿。在这种游戏中最怕拐子联儿(拆开一联儿的同时又把另一联儿成上),如果一方形成拐子联儿,另一方就投子儿认输了。
NO.10:其它
除了上述游戏,有时还玩儿崩枣核儿、弹玻璃球等游戏,但不管玩儿什么游戏,大都是就地取材。
这时的孩子恐怕连听也没听说过这些游戏的名字,把这些写出来,希望现在的孩子们了解一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激励他们发愤图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
五十度
70后小时候玩的游戏有跳皮筋、丢沙包、踢毽子、翻花绳、抓石子。
1、跳皮筋
这是从小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为数不多的游戏之一,现在的孩子没有更多的游戏时间,跳绳这个项目能一直坚持到恐怕或多或少是因为它是一个考试或比赛项目吧。2、丢沙包
两边各一排人,负责扔沙包,中间的一队人躲沙包,扔的人打中躲的人,躲的人就OUT,如中间的人接住了沙包,可以复活下场的人,直到中间的人全部被打中下场,就换另一队。3、踢毽子
那时候丢的沙包跟踢的毽子是一个品种,都是家里大人自己用布缝的,里面填一些豆子或沙子,不像现在的毽子有好多款式,大部分都是用羽毛毽子。4、翻花绳
即使好多年不玩了,现在拿出花绳也能翻出面条、凳子、蝴蝶、渔网等等,一路能翻到小金鱼,这个游戏能锻炼小孩子手指的灵活性。5、抓石子
又一个女孩子的经典游戏,可以用圆滑一些的小石子,也可以把两个汽水瓶盖粘到一起,中间放几颗小石子来增加重量,放多少完全凭个人的经验和手感。
-
193216
60一70年代,小时候玩的游戏有: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滑冰车;挤油渣;挑棍等等。
1、滚雪球,堆雪人:
堆雪人是下雪天才能享受的一项有趣的游戏。当然雪必须要下得够大,才能积累足够的雪球,气温要够低,才能使积雪不会迅速融化。将洁白的雪堆,制成一个人形的艺术品,还能供于观赏。2、打雪仗:
这是一个大人小孩都喜欢的游戏,这是一个浪漫的游戏,总之这个游戏就是让人忍不住心动。那就是——打雪仗!小的时候下雪的冬天的校园,课间时间就是打雪仗的时间。操场、走廊是大大的混战战场,就是那些窝在教室里的同学也难免不受到雪球的攻击。3、滑冰车:
过去传统的滑冰车是大一点的孩子们自己的杰作,滑冰车基本上是几块木板钉在一起,下面有的绑上铁丝、好一点的按两块角铁。孩子们有的在滑冰车上盘腿坐着、有的跪在上面奋力滑行。4、挤油渣:
那时的教室都没有取暖设备,冬季课间短短的十分钟要取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挤油渣”了。此时,一群人常常紧靠着墙根站好,从两头往中间挤,如被挤出去就算被淘汰。大家虽说被挤得气喘吁吁、脸红脖子粗,但仍兴高采烈,因为此时浑身发热甚至满头大汗,这游戏的效果也就达到了。5、挑棍:
把所有挑棍抓在手中,垂直于桌上,放手。棒棒撒开后,然后将挑棍一根根地挑起来收回,但不能动到或碰到别的小棒。冬天小手冻得红红手一发抖一失手者,换另一玩家提取。谁挑回的小棍越多,收集的分数越高,谁就是赢家。
- 相关问答
- 最新问答
- 最新资讯
-
- 好玩的IOS单机手游有哪些 6个回答
- 这是武侠吗手游 6个回答
- 关于西游记的游戏有哪些 6个回答
- 有什么可以联机的沙盒游戏 6个回答
- 日服游戏怎么氪金 6个回答
- 有没有城市建设的手游 6个回答
- 线上可以玩什么游戏 6个回答
- 使命召唤有手游吗 6个回答
- 单机养成游戏哪个好玩 6个回答
- CF手游耀金伯爵值得入手吗 6个回答